东西部扶贫精准对接屏山百亿纺织产业园乘势崛起
东西部扶贫精准对接 屏山百亿纺织产业园乘势崛起发布日期:2020-07-30 09:48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31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宜宾市唯一的“国贫县”屏山县位列其中。至此,宜宾市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关键在产业发展。屏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在做好脱贫摘帽工作的同时,如何抢抓东西扶贫协作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屏山县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2017年初,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浙川两省安排,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屏山县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合作共建规划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的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充分发挥浙江纺织产业发达的优势,实现纺织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增收,有力推动屏山县成功脱贫摘帽。
在实施过程中,两地按照“亩均论英雄”的理念,坚持亩均税收低于12万元的项目不引,落后代际的设备转移不接,引导企业建多层厂房,提升投入产出强度,节约集约用地,解决园区发展空间不足问题,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30公里道路管网、4500亩土地场平、6万平米综合服务体、2个污水处理厂、8个在建企业等正加速推进。
2015年,以生物基纺织为核心的纺织产业,被确定为屏山县的“一号主导产业”。定位于建设西南蕞大的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屏山县开始了筑巢引凤的密集发展时期。
走进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内的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涡流纺生产线成列排开、高速运转,显示着这是纺织行业里的“高精尖”。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是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落户屏山县浙川纺织示范园的首家纺织企业。自浙江省嘉兴市与我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以来,先后帮助屏山县引进包括天之华在内的一批全国乃至全球领军优秀企业先后落地:沈阳弘曲——50万高端缝纫线年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蕞大的缝纫线生产企业;四川润厚——19万锭特种包覆纱生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今年两期项目建成后,生产线规模全国第三,差别化产品产量、质量均排全国头部,将成为国内包覆纱龙头企业……
如今,一个现代化的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已经崛起,园区内纺织企业林立,新建厂房拔地而起,在建项目热火朝天……这里已逐渐成为国内纺织业投资的新热土。
为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实现“屏山所需”与“浙江所能”精准对接。近年来,屏山县纺织产业实现从零到有、从少到多,正加速聚集、逐步形成除印染织布以外的纺织全产业链条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签约纺织企业28家,签约纺纱产能381万锭、纺丝9万吨、织布2.3亿米,服装3000万套、产业用纺织品4万吨。签约总投资147.3亿元,预期产值223.2亿元。目前已建成企业15家,在建企业13家,建成纺纱产能114万锭、纺丝2万吨、织布0.2亿米;吸纳就业3200人,其中贫困人口800人。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先后获“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国纺织服装业十大产业园区”称号,2019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屏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屏山县将加快纺织产业链条招商,做好强链补链,将立足城郊经济定位和独特优势条件,主动作为以“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为载体加速县域经济追赶超越。按照发展规划,屏山作为全市千亿纺织产业核心基地,按“园中园”模式规划纺织园面积7平方公里,以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定位打造西南蕞大的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到2025年建成大化纤维30万吨、纺纱超500万锭、织布10亿米及针织布10万吨、适度服装家纺及产业用纺织品配套的产值超300亿元、税收超12亿元、就业达3万人的产业集群。(记者 刘燕蓝)
主办:宜宾市人民政府承办: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