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激发人才活力点燃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兴文县林业竹业服务中心通过以产聚才、本土培育、对外合作等形式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兴文县率先抢占“以竹代塑”新赛道,不断做大竹规模、做长竹链条、做深竹文化、做强竹品牌。
坚持以产聚才,集聚竹产业领军力量
建强园区聚才,聚焦“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竹纸浆”发展竹类精深加工,建成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投资4.43亿元建设16万余平方米的“共享厂房”,招引入驻山鹰国际、浙川科技、中箸筷业等优质竹企业30家以上,集聚竹产业链相关人才500余名。技术入股聚才,引入新四板上市公司浙江竹境文旅发展公司以技术入股、创新团队入股形式,与国企合资成立兴文创新竹制品发展有限公司,由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蔡卫担任董事长,领衔打造“创新竹日用品之都”,成功引进团队高级工程师、职业经理人、技术人员20余名。柔性模式聚才,近年来围绕兴文方竹研究院建设,柔性引进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竹林培育原首席专家顾小平教授,全国竹原纤维顶级专家姚文斌教授等8名高级专家服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东西部人才协作、市县人才共育等方式,对接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教授级高工吴柏林、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高工周鑫来兴挂职,进一步壮大全县竹产业专家队伍。
坚持本土培育,壮大竹产业中坚队伍
在生产一线培育人才,通过开展砍竹竞赛、竹林丰产培育示范户现场培训、林竹沙龙等活动,围绕竹林培育、管理、砍伐、运输等生产环节培育林农,组织林业领域专家到竹林一线人次,培养巨黄竹培育创始人朱长华、竹盆景工艺师梁中华等本土人才获评苗乡英才等殊荣。在网络一线培育人才,依托兴文方竹研究院引进人才、县内林业高级工程师、林竹乡土专家等成立造竹造林专家人才服务团,将专家库成员技术特长、联系电话、微信二维码等信息发送至林农手中,采取“互联网+林业”模式开展线上答疑、技术指导,积极服务春季造竹造林工作,培育林农5000余人。在工作一线培育人才,近三年成功招引大学本科生8名、硕士研究生2名,组织机关干部参与各类技术培训12期、293人次,选派7名年轻干部参与企业招引、科研项目,干部职工获评助理工程师9名、林业工程师7名、高级工程师1名,获行政执法资格认证29人,不断推动机关干部在工作一线经风雨、长才干。
坚持对外合作,汇聚竹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广泛开展校(院)地合作。依托兴文县竹林资源优势,与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等3个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引进浙江农林大学方伟教授团队开展深度合作,达成竹林高效培育、四季鲜笋基地打造、竹产业人才培养等10余项实体合作项目,助推全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成功承办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二是成届制举办产才活动。以“以竹代塑”为主题,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兴文)创新竹日用品峰会,300余名国家级协会领导、中国500强企业代表等竹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共襄盛会,高标准举办全国高校创新竹日用品设计大赛,吸引同济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设计人才参赛,采取回购知识产权方式保证“产销研”有机连接,“以竹代塑”工作探索获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三是深化对外人才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深化人才交流,多批次组织干部、企业家到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学习、招商引资,吸引全国10省市竹产业代表团到兴考察交流,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学会在兴举办“以竹代塑”标准化工作推进会等行业活动,成功邀请吴义强、曹福亮院士到兴考察指导,为兴文竹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供稿:兴文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 周永潮 邵秀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