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3年9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4月成立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园区主要涵盖宜宾市翠屏区北部园区和南部园区。2017年通过科技部考核验收,在同批次45家园区中排名第五。北部核心区28平方公里,位于金秋湖镇和金坪镇。2019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南向扩面、提质增效”决策部署,南部园区在李庄镇、宋家镇、牟坪镇、李端镇规划135平方公里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定位科学。园区以“西部一流”为总体定位,以“长江上游绿色高效农业”为主题,在翠屏区北部园区规划实施“一轴三区四园”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包括金秋大道景观轴、科研总部区、交易展示区、精深加工区、茶旅融合科技园、金秋湖公园、林竹康养体验园、果蔬高端定制园。在翠屏区南部园区规划实施“一核一廊四区”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宜长兴翠竹景观长廊、林竹文旅融合产业区、酿酒专用粮生产实验区、长江上游晚熟柑橘产业区、粮经复合种养循环区。环境优势明显。北部核心区离主城区仅12公里,拥有“天然氧吧”之称的中型水库金秋湖,环境优美,宜人宜居。园区内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内宜高速横穿园区,高铁、机场15分钟到达。水利、电力、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内配套建设有象鼻工业园区和双谊工业园区。南部园区有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海双向8车道的旅游专线贯穿园区,有绕城高速连接园区和三江新区,有水利、电力、电气配套完善的长江工业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优势突出。北部园区主导产业是茶叶、油樟等优势产业,素有“中国早茶”“世界樟海”美誉度。拥有川茶集团、云辰园林、申酉辰等多个龙头企业,综合产值超70亿元,拥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32家,主要产业示范基地11个。南部园区主要以林竹、酿酒专用粮、晚熟柑橘为主导产业,素有“中华竹都”“中国酒都”和“长江首橙”等美誉度。主要在长江工业园重点发展林竹精深加工、智能农机制造、农业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拥有橘香小镇、胡坝竹村、高桥竹村、醉美鱼乡、酿酒专用粮等粮经复合产业基地,综合产值近50亿元,正在推进“农商旅、农科旅、农康旅、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集聚。宜宾三江新区拥有大学城和科创城,科教实力雄厚,拥有10所院校和10万大学生。园区通过“园区+院所”战略合作模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入陈宗懋院士工作站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研发机构10个,构建“中-省-市”三级产学研科技支撑体系。拥有各类研发人员529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50人,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150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累计申请专利成果268项,科技成果转化220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222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156个,打造区域品牌6个。组建60人的专家师资库,牵头市本级乡村振兴培训15期,培训1499人,指导各区县累计培训501期,培训42082人次。发展态势强劲。2020年,园区总产值10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80元,较园区成立之初实现翻番。实现工商注册企业超27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培引新型经营主体132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家,建成全省首家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孵化农业企业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建成宜宾市现代农业科技馆1个,集中展示宜宾市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创业载体日益增多,主导产业规模效益更加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目前,园区以融入三江新区建设、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农商旅、农科旅、农康旅、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为推进三江新区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宜宾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作出园区贡献。
四川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
四川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
四川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同意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批复
宜宾市财政局 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四川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目录清单的通知》的通知
淮州新城老城片区邱家路以西,鲤鱼溪路以南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总部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法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
强化政策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高对外开放水平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
自贡市东能锅炉配套件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国荣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专项产业基金支持
了解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鼓励政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