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规院丨宜宾西站南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征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规院联创所 鬼鬼匠
宾是中国万里长江头部城,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辐射川黔滇三省八市的区域节点,面向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过去的宜宾以五粮液酒乡而著名,近年来,宁德时代、吉利汽车等高品质新兴产业的入驻与科研创新要素的聚集,使得宜宾成为川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匹黑马”。与此同时,成贵高铁、渝昆高铁的全新升级,也将为宜宾带来更大的客户群体。多重机遇与利好叠加的形势下,高品质打造高铁驱动下的门户片区——宜宾西站南片区,将是宜宾面向未来的一次全新示范。
为了以先进的理念和国际的视野切实推动该片区域高质量发展,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宜宾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院面向全球开展城市设计征集,吸引众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规划设计团队报名参加。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筹备设计,2021年12月17日,《宜宾西站南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宜宾市举行。
l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l AECOM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l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思路解析——主创设计师、深规院副总规划师、联创所所长母少辉
过去的宜宾以工业立市发展,如今从工业重镇向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将是必然要求。然而不同于一线城市的城市配套完善、产业链结构完整,宜宾的城市发展还有众多需要“补课”的方面。
在此前提下,设计师认为,宜宾西站南片区的城市设计不仅仅应该注重城市空间的营造,更应该基于运营策划与空间设计相结合的逻辑思考,用运营思维指导空间设计,用空间设计引领城市开发建设,这样才能真正驱动南部新区的有序生长。
设计师认为,本次城市设计将有以下三大要点:
精准识别资源,有效驱动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
固本纳新,促进城市功能内涵新旧动能转化。
根植本土,打造有宜宾特色的城市体验。
本轮城市设计,方案从产业内涵驱动、结构关系整理、空间场景营造、城市运营开发几个方面,展现我们对宜宾西站南片区的思考与判断。
清晰的市场研判与准确的产业导入,是宜宾西站南片区驱动的前提。
宜宾从五粮液时代到宁德时代,南部新城将是宜宾城市服务升级的3.0版本,驱动城市产业、品质、体验的升级。
本项目一方面要增加主题式消费和微度假产品,塑造区域消费中心。并借助高铁,补足川黔滇三省八市三千万客群对品质型、目的地型消费的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宜宾本身龙头企业强、产业集群弱,传统产业转型动能弱、总部经济弱等问题,项目要补链条、搭平台、强配套,聚焦高成长性中小科技企业的培育。
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消费服务中心,聚焦消费目的地、山地康养等消费体系,打造区域性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承接未来宜宾城市3.0 发展的需求,形成城市消费升级体验区。
聚焦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需求,补充数字信息、金融、研发等专类服务,打造应用型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基地。
一是搭建应用型孵化加速平台,衔接好源头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搭建总部经济平台,推动宜宾成为跨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
结合开发的经济平衡测算,产业功能与高质量的生活配套、生态本底有机混搭,这里将不同于传统的CBD或创智区,它将是宜宾资源蕞混搭、生活蕞丰富的中央活力中心。
蕞终,为宜宾西站南片区构建2+2的未来产业图谱,聚焦科技服务+消费服务双轮驱动,面向区域外循环与宜宾本地内循环双重需求,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同步发力,筑强宜宾城市服务核心。
达济天下,协同发展的结构是宜宾西站南片区开发建设迈向成功的基础。
溯源城市发展,宜宾城市发源于三川交汇的江口,城市生长的方向顺沿纵向山脉生长,山与川的独特格局是宜宾城市的标志性地域美学。南北轴向的城市结构,沿承了宜宾的城市拓展方向,顺应了地形地貌特征,聚合生长城市核心功能与产业,助推新旧动能的转换,是新城城市生长的蕞优选择。
▲原控规城市结构▲本轮方案城市结构
因此,我们构建三条南北纵贯,景城嵌合的川流——科技之川、服务之川、生活之川。融入6 种传统空间,以形制应答自然,以多元包容变化。
科技之川:科技与城市混搭的产城融合纽带
科技之川是科技与城市的混搭,我们保留微丘地形,密林竹海两侧是研发、商业与社区。在这里,人们可以从工作一步跨入森林,再从森林一步跨入生活。
服务之川:市井与新潮混搭的文旅服务纽带
服务之川是市井日常与文旅潮城的混搭,一条大道串联起宜宾城市服务、新潮文化、休闲消费、度假康养交织的滨江新图鉴。金沙江两岸的文旅港湾、城市活力与市井街巷巧妙融合,一江两岸遥相呼应,互为对景。
生活之川:生活与服务混搭的温情活力纽带
生活之川是生活与服务的混搭,沿承川南林盘村落的传统营城形制,居住组团坐落于浅丘密林中。在山丘之上,是择林盘而居的诗意生活,亦是共享休闲、充满活力与温情城市生活。
融入山川美学,复兴川南市井味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多样场景体验。
围绕新型产业需求与多元的消费场景,融入合院、梯田、山川、崖居等多种的传统空间,对川南地域特征与传统文化要素提取与再演绎,打造功能复合、空间灵活、低碳韧性的五大产城聚落,营造全龄友好的活力体验。
▲与宜宾传统空间特征相呼应的城市组团模块
峡谷状的组团空间,功能包含商业、文化、居住、配套。中央绿廊与建筑相互交叠,形成分享、交流、休憩的共有空间。同时通过景观小火车串联宜宾西站南广场之中心绿谷各板块,形成连续生活休闲体验。
科技智芯:自然与科技交互的创新雨林
“科技智芯“川南总部基地、科技创新及设计平台、产业专类服务中心及中心森林绿谷构成。匹配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定制从种子型企业、初创企业、中大企业到总部企业满足全生命周期的空间产品,并将聚落活力渗透到绿廊中,从而形成宜宾西站南片区的活力高地。
滨江天地:城市活力迸发的市民客厅
围绕市民政务服务、配套服务、商业服务等服务功能,24m 以下建筑裙房空间结合建筑围合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重要的市民活动场所。形成围院、街巷近人尺度的城市空间氛围。
山谷驿站:临江而居的山地康养小镇
依托滨江的优良的景观优势,结合现状陡坎地形,布局康养度假 、文旅研学功能,连续的屋面和竹子立面设计,形成重要文旅特色空间场所。
科学的运营经济评估与分期开发结合,带动新城合理有序推进。
在城市空间营造的基础上,科学的运营投融资评估测算,有序的城市分期开发建设,是落实空间设计方案的必要顶层手段。在顶级产业策划团队支持下,我们对全域12平方公里的开发量进行了预测与空间校核,实现城市设计空间规模与产业功能的良好适配。
▲通过投融资测算,校核城市开发量与功能配比
制定开发运营计划,经济投融资测算引导片区有序分期建设,核心项目为主驱动力,配套项目平衡收益,保障了政府片区开发的经济平衡。
整体而言,本次的城市设计,我们更侧重的是城市运营策划与城市设计空间相结合的逻辑思考,用运营思维指导空间设计,用空间设计引领城市开发建设,给予城市精明增长。宜居、宜业、宜游的南部片区承载了我们对宜宾宜人江湖的精彩想象。
魏一鸣,Archlady,Julia,雪亮,饭困,慧琪,郑利江
戳这,进入免费网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