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增速均超4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产业基础扎实雄厚,城乡环境优美宜人……谈到通州区的未来,通州人说话透着信心和底气,“我们这里是长三角北翼蕞具发展活力、蕞具投资潜力、蕞适宜创业居住的城市。”昨天,南通高新区招商局局长蒋林华在接受采访时说。
去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区第22位,全市唯一同时上榜“中国蕞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和“中国营商环境百强”。进入“十四五”,南通市委提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的目标。作为南通“一主三副”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旗帜鲜明地提出,着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围绕这个目标,通州区瞄准“制造强区”定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明确招商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腹地”。
通州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助推区域经济大发展,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层次、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和税收等指标,确保项目招引提质提效。通州区深入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推行“链长制”招商,打好以商引商、资本招商、驻点招商、云招商“组合拳”,今年以来,三大主导产业均保持40%以上增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新签约10亿元及1亿美元以上项目25个,新开工省市级重大项目10个。三年来,“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通州区80%的新上产业项目归属这三大产业。
上月28日,通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通州要在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上争做示范。制造业发展量质并提,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以上。
通州区将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打造具有通州鲜明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特色专业园建设为引领,加快由印刷线路板向集成电路零部件、半导体光电等领域拓展;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由单一的压铸件向储能装备、汽车电子、系统集成等领域延伸;智能装备产业以非标准化成套自动设备为重点,加快向数字化、集成化、高端化升级。在传统产业方面,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家纺产业,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建设世界级特色产业集群。以绿色化、智慧化为导向,加快建筑业转型步伐,着力打造建筑强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打造“产业腹地”,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通州区将聚全区之力推动南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外地孵化、通州转化”的创新模式,切实提高创新项目转化率,努力成为南通沿江科创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首要承载地。同时,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推进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建设,打造集技术转移、科技金融、成果展示、科技咨询、孵化加速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加快芯片设计、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电机质检中心,为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的优势,加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更大力度推进赋权赋能,全力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针对企业需求,通州区将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引才载体,推动高端人才向企业集聚、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通州区委书记陈永红表示:通州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与各类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合作培养,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福州出新政:外地毕业生来求职包住一年
科创金融发展综合指数 南京全国第六
西海岸新区:“山东头部区”的舍与得
江西湖口县:牡丹荷盛开 “蝶形蜻蜓”如约而至
夜幕下的银凤湖,灯光璀璨美轮美奂……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