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产业新发展·川经深观察丨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健”步新赛道“医”路向未来

admin6个月前 (10-15)产业新闻49

  5家——这是近期揭晓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中川企的上榜数量。

  第六——这是四川规上医药工业企业营收在全国的名次。

  近6000亿元——这是2023年四川医药健康全产业规模。

  横向看,四川百强企业数量、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入围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分布前10强区域。

  纵向看,四川百强企业数量较去年增加1家;今年1月—8月,全省医药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数据是蕞直观的反映,更是蕞有力的证明:四川医药健康企业活力迸发,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蓬勃有力。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重点培育,致力推动我省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跨越。

  “健”步新赛道,创新为要,四川“医”路向未来的路径已清晰显现——

  抢抓“两重”“两新”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机遇,力争到2027年,建强医药健康重点产业链,基本构建起“以创新为源动力、以医药和器械制造为核心、以特色和智慧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外延”的现代产业体系。

  谈起四川医药健康产业的“家底”,“有基础、有优势、有成效”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时至秋收,阵阵香气从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的田间地头传来。

  “屏山县内广泛种植香砂仁,该品种的砂仁果大坚实、粒粒饱满,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安徽、四川、广西等地的药商欢迎。”宜宾盛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远林告诉记者,今年预计可采收鲜砂仁1000吨,制成干砂仁200吨,利润约为500万元。

  作为中医药大省,四川的中药材资源超9000种,有麦冬、附子、川贝母、天麻等道地药材86种,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头部,中药饮片产值居全国第二,中成药产值居全国第四。

  四川拥有医药健康全产业重点规上企业近4000家,培育了5家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35家全国500强医药工业本土企业、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上市企业。

  在医药细分领域,以科伦药业、蓉生药业、迈克生物、威斯克生物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企业加速成长。

  倍特药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药物研发(倍特药业供图)

  目前,四川拥有人血白蛋白、康柏西普等6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重磅单品,130余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医药单品,人血白蛋白、吸附破伤风疫苗、氯化钠注射液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能规模稳居全国头部。同时,全省拥有各类医疗机构超7万家,其中三甲医院148家,数量居全国头部,医疗服务范围覆盖西部4亿人。

  成效,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上。

  打开地图,四川各地不负资源禀赋,不负基础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推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主要建设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基地,打造高水平医疗中心和医学创新中心。

  在川南经济区,建设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区域医药物流中心,打造医疗卫生服务高地。

  在川东北经济区,建设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大健康产品生产基地,打造秦巴山区智慧康养基地、省级区域医学中心。

  在攀西经济区,建设康复辅助器具生产基地,打造康养旅游基地和民族特色康养服务示范基地。

  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民族药产业集聚区、高原健康氧示范区,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院。

  “四川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五区协同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医药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通过持续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等举措,聚能增势做强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活跃度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

  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集聚融合

  不久前,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实验室与公共技术平台在成都高新区正式集中投运。

  该研究院致力于解决生物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突破关键技术,建设产业牵引下的从科学到技术、从项目到公司的转化高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二期A2栋—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右一)(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供图)

  在研究院的“邻居”——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一楼大厅内,企业参观考察络绎不绝、交流洽谈持续不断,常常很热闹。

  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联合近400家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上下游单位合作联盟,创新“攻关主体-孵化主体-合作主体”体制机制,在未来5年内,将进一步发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牵头作用,成立10家以上二级公司,推动精准医学前沿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临床转化应用。

  像研究院、“国字号”创新中心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

  据了解,四川现已形成完整的研发服务创新链,拥有全国唯一的转化医学(生物治疗)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9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200余家重点科研院所,建设了DNA编码化合物库、国际互认的新药临床前评价基地等,创新服务体系覆盖新药研发全链条全环节。

  纵观四川医药健康产业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等串珠成链,成为提升创新生态优势、集聚创新人才的“磁石”,一个个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渐次形成,实现点位突破、引领发展。

  彭州的天府中药城,是四川起步蕞早、综合实力蕞强、三次产业链条蕞完整的中医药产业聚集地。天府中药城围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营收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温江的成都医学城,在全国率先提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融合应用之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此前,成都市温江区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一个个医药园区,各美其美,如一块块拼图,共同拼绘出一幅四川医药健康产业的壮丽画卷。

  记者了解到,四川已拥有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泸州医药园等30余个以医药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以上开发区,聚力打造了“中国牙谷”“天府中药城”等特色产业基地,获批了岳池县原料药产业集群等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成都市生物医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聚力向新而行、“一链四级”布新局

  纵览川内,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生企业,都始终将创新作为医药健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近日,记者走进今年刚刚跻身“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的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绿色药业”), 探寻其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秘诀” 。

  电脑读取方剂药方后,工作人员将单味颗粒药罐插入喂药口,按下启动按钮,仅几秒钟,一盒中药配方颗粒便完成配制……在新绿色药业,记者见识了智能中药房的高效。

  “患者只需在家冲泡,就可还原中药汤剂,药效不减。”工作人员边做冲泡动作边介绍,智能中药房具备电子处方、自动划价收费、自动发药等功能,改变了中药数千年来依赖人工配制、熬煮的传统方式,实现了中药制作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这是医工融合的生动案例,也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9月6日至9月8日,2024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新绿色药业副总经理赖眉聚焦“医工融合”赋能中医药现代化进行了分享,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医疗机构管理者也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强深度交流与合作。

  新晋企业在分享成功进位的“秘诀”时,老牌企业也不吝介绍稳居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的发展经验。

  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核酸药物研发平台负责人臧超作了题为《小核酸撬动化药创新大能量》的演讲,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冯毅则从五大战略支撑持续创新介绍了科伦博泰平台,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马秀英则围绕现代中药创新模式与在场嘉宾进行了交流。

  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颁奖现场(鲍安华 摄)

  除了持续发力创新,发展核医药也是四川加速培育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的重要一步。

  当前,发展核医药的各类资源要素正在四川汇聚成势——拥有5座可用于医用同位素制备的反应堆,核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居西部头部,整体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从近日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核医药产业分会的成立,就可以看出四川正加速对新兴领域的谋篇布局。

  事实上,今年省委、省政府精心规划了“一链四极”的发展格局,以成都、绵阳、乐山、泸州为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共同推动核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核医疗方面,将充分发挥乐山反应堆资源优势、成都平台和人才集聚优势、绵阳新型放疗技术先发优势及泸州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先行优势。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形成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这为四川构建现代化医药健康体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医药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锚定目标,聚力打造万亿级产业,聚焦“三大领域”,因势推动分级发展:推动研发创新领先领域实施“珠峰攀登”,着力打造国际化的“点—链—网”研发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化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特色优势领域,培育壮大核医药、生命科学、智慧健康产品及服务新兴领域,奋力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yibin.021cf.cn/index.php/post/6989.html

分享给朋友:

“产业新发展·川经深观察丨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健”步新赛道“医”路向未来” 的相关文章

2021年6月25日宜宾锂电产业园VMI仓项目正式开工!

2021年6月25日宜宾锂电产业园VMI仓项目正式开工!

  兰宏彬在致辞中表示:三江新区是“支撑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芯”“全力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核心引擎”“高质量建设六个样板区”,正以奋进之姿掀起开发建设高潮,以创新之力驱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三江新区正加快打造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2000亿锂电产业,建设年产150GWh的全球蕞大锂电生产基...

2022年8月5日高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竞得宜宾市1宗工业用地以13万元亩成交

2022年8月5日高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竞得宜宾市1宗工业用地以13万元亩成交

  中指云网讯:2022年8月5日,四川省宜宾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高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总价498.24万元竞得D-2-10-1地块,楼面价269元/㎡。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D-2-10-1地块,位于月江镇福顶社区,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30年,出让总用地...

2022年宜宾三江绿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2022年宜宾三江绿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宜宾三江绿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宜宾三江绿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组建,注册资本金8000万元,由宜宾三江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

2023年1月光伏制造公司风云!

2023年1月光伏制造公司风云!

  2023年1月,通威太阳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一道新能等各大光伏公司新动作频频。   产业链制造项目开工、产能扩张、重要签约、产品投产下线等消息不断,一起来看下各家具体新闻。   通威盐城基地25GW光伏组件项目...

30秒丨推介+签约宜宾兴文竹产业招商项目“上新”

30秒丨推介+签约宜宾兴文竹产业招商项目“上新”

  7月28日,第二届中国(兴文)创新竹日用品峰会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四川宜宾兴文举行。在招商引资推介上,兴文县相关负责人对资源优势、扶持政策、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了介绍。现场还进行了项目签约,包括全竹家居智能产业园项目、生物发酵竹粉生产项目、可降解环保包装项目、重竹地板生产项...

30秒|2023年招商引资开门红四川宜宾集中签约项目36个协议总投资4162亿元

30秒|2023年招商引资开门红四川宜宾集中签约项目36个协议总投资4162亿元

  1月6日,“投资宜宾•共赢未来”宜宾市2023年招商引资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举行。活动以现场集中签约和线上“云签约”形式,签约项目36个,协议总投资416.2亿元。其中,二产业项目31个,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包括青海丽豪、兰溪致德、上海联风气体、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