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科研创新之笔绘产业发展新画卷:宜昌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紧扣晾晒烟的需求,致力于推动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立全省烟草商业系统首家烟叶科研机构——晾晒烟研究所。该研究所针对烟叶生产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将山区的“绿叶子”转变为“金叶子”。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宜昌的烟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以前常说得了根茎病,没了半条命”的挑战,五峰县的烟农文良田表示,通过使用生防菌剂,根茎病害已经显著减少。今年,他每亩雪茄烟叶的收入增加了六百多元,对生防菌剂的推广应用充满信心。这种新技术主要依靠有益细菌抑制致病菌,以降低综合发病率达到30%以上。研究所的《生防菌剂预防雪茄烟连作障碍试验示范》项目在五峰县的累计推广面积达600余亩,效果显著。
作为研究所的核心成果之一,生防菌剂的推广和应用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增强了烟农的收益。除了生防菌剂,研究所还开展了《楚雪80试验示范项目》,对此雪茄烟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质量进行科学研究。这为雪茄烟的品种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了全市烟叶产业的扩规提质。
此外,研究所还积极开展马里兰烟的提纯复壮工作,助力全市马里兰烟产业的稳定发展。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累计主持承担项目6个,获得项目重要成果2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5篇,全面提升了宜昌市烟叶产业的科技基础和市场竞争力。
在确保烟叶产业发展的同时,烟粮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宜昌市独特的发展模式。研究所对烟薯套种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针对红薯插苗时间、施肥方案等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技术体系。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烟农提高了收入,也为推动烟农实现多元化增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支持。
在日常生产中,研究所通过建设“烤烟+红薯”、 “烤烟+菜薹”、 “雪茄烟+半夏”等融合区,形成了烟、油、薯、菜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这样的多个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更为保证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育好科研“苗”是提升烟叶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保障。研究所积极响应市局(公司)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项目科研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他们与高等院校及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合作,通过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他们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研究所负责人所言:“两年前,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现在正积极推动科研所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为全市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他们的努力正在改善着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宜昌市烟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出新的篇章。通过围绕晾晒烟技术、烟与粮食作物的协同发展,宜昌的烟农们不仅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也为乡村的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科研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宜昌市烟叶产业必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