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落润镇
五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国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塝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红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高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公益村位于落润乡西部,地处高县百里茶桑旅产业长廊核心示范区,距离乡政府3.5公里,距离县城18公里,交通便利。村域幅员面积约6.2平方公里,辖12个村…[详细]
普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振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新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相传,有一位府官途经此地时,不慎把官印丢失于此,故今落润源于典故中的落印坪(落印坎)演变而得名。
2019年12月,落润镇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情况】落润乡位于高县城西南部,地处宋江河中游。离县城 10 公里,川云中路贯穿境内。东毗嘉乐镇,南邻蕉村镇、罗场镇,西接可久镇,北连文江镇。幅员面积 48.53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行政村 87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5569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51 人。耕地面积 13663 亩,其中田 8086 亩。有 6 个村为浅丘区,其余 4 个村为深丘区。土质多以黑油沙为主,兼有大土泥。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境内有 10 万立方水库 3 座,可灌溉 4000 多亩稻田。
【人文历史】相传,有一位府官途径此地时,不慎把官印丢失于此,故今天的落润源于典故中的落印坪,落印坎演变而得名。后来就以印落于此,权也就在此地,是老天赐惠,润育此民,故名乐润。
清乾隆 27 年为归化乡河右二、三甲乐润场,又名乐润坎,同治 5 年 (1866) 前改落润场。民国 18 年置乡。民国 24 年改联保。民国 29 年 (1940)11 月复为乡。 1951 年 2 月,分置乐润乡、共和乡。 1956 年 2 月,共和乡并入乐润乡。 1958 年 10 月,划归罗场公社。 1959 年 10 月划出置乐润公社。 1978 年,再次划入罗场公社。 1980 年复置乐润公社。 1984 年 6 月建落润乡。 1992 年 9 月撤区并乡建镇,仍为落润乡。
【农村经济】落润乡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花生及豆类。经济作物主要以蚕桑、茶叶为主。 2003 年,产茧 5800 担,生猪出栏 26640 头。 2004 年,产茧 670 担,生猪出栏 30000 头。 2002 年— 2003 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 7564 吨、 7465 吨,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3584 万元、 3283 万元,头部产业分别为 2685 万元、 2408 万元,财政收入分别为 226 万元、 7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2158 元、 2655 元。
【工业经济】落润乡工业经济以酿酒、页岩砖制造、茶叶加工、发电等为主。境内有发电站 2 座,装机容量 1000 千瓦。页岩砖厂 2 个。茶厂 6 个。 37 家小白酒厂。 2002 年— 2003 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为 2130 万元、 1840 万元。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属归化乡河右二、三甲乐润场,名乐润坎。
清同治五年(1866年),改落润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场改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乡改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联保改乡。
1956年2月,共和乡并入乐润乡。
1958年11月,合并为罗场公社,设落润管理区。
1959年10月,析置落润公社。
1978年3月,并入罗场公社,设落润片区。
2005年9月,文江镇新寨、前锋、福建、阳红、花红、湾滩并入落润乡。
2019年8月,撤销落润乡,设立落润镇。
(1903~1931)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9~1928) 革命烈士
·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9年宜宾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宜宾县撤县设叙州区,并调整翠屏区行政区划
·翠屏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准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