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产业转型升级“活力筠州”蓄势绽放
中广网筠连8月22日消息(记者隆敏 通讯员罗勇、周万刚)近年来,筠连县依托资源优势,与省、市发展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一大批对县域经济极富带动力的项目逐步入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以春风村、幸福村等为典型的新农村建设正全域推进……筠连,这方热土引起了各方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依托园区驱动 打造项目聚集新平台
今年初,筠连提出了着力打造1—2个百亿元工业园区的目标,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项目载体。近年来,该县按照集中、集约、集群、集成的发展要求以及“一区四园”总体规划,切实加快该县巡司、维乐、镇舟工业集中区和海瀛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驱动打造项目聚集新平台。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该县海瀛农产品工业园区已由2.8平方公里扩编到10平方公里,巡司工业园区则由9.2平方公里扩编到20.54平方公里。在加快园区土地储备的同时,该县着力实施园区道路交通、排水管网、电力线路、标准厂房等建设,对园区公共区域、企业内部进行绿化升级,全面提升“能源新城”形象。
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切实增强了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两个园区又有一批新重大项目,如好牛旺、烟草仓储、醒世茶业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同时一批批新项目正抓紧施工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巡司、海瀛园区已入驻企业39户。
依托资源优势 培育五大特色农产业
筠连县在推进新村建设过程中,以新村为节点、公路为纽带,在产业发展上,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限制,着眼全县连片发展五大特色农业产业。
近年来,该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作为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10万亩烤烟轮植产业带、15.68万亩优质茶叶产业带、10.05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带、10.11万亩芳香油产业带和5万亩蚕桑产业带。243个行政村主导产业产值超百万元的达到20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千万元的村达69个,特色农业经济已初具雏形。
“近年来,我县打破行政区划连片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筠连镇、腾达镇12个村茶、花、果生态种植环线个村茶、林、牛规模种养环线个村现代烟草环线。”据该县县委农工办副主任李杰介绍。
筠连县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连片推进为手段,不断发展壮大茶叶、牛羊、烤烟、生态经济林和生态观光区五大产业,重点打造以高坪、蒿坝、联合、团林为代表的烤烟生产示范基地;巩固巡司银星等茶叶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塘坝、腾达等生态茶园示范区;发挥好牛旺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专合社和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牛羊;深丘区重点发展以笋竹、红椿、干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浅丘区重点发展以茶叶套种银杏、水栀子为主的生态观光农业。同时,该县今年已启动了“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建设。
依托生态优势 夯实新农村建设成果
从自身的环境资源、生态优势出发,筠连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该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作为“百村春风行动”和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科学编制《筠连县“百村春风工程”总体规划》、《筠连县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年度实施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村庄建设。同时,分村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做到“一村一品”、特色鲜明。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发展特色产业。该县根据全县243个村发展水平和地形地貌特点,立足镇、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截至2012年底,每个“百村春风工程”村实现主导产业单项产值均超100万元,其中69个村超千万元,农家人均纯收入万元村和年生产总值亿元村均实现了零突破。
在打造新村风貌上,筠连县按照四川民居风格,将自然环境元素、产业特色元素和民族、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新村建设中,采取旧村建新村的方式,依山就势打造环境优美、错落有致、文化浓郁、生态环保的新川南民居。目前,已基本建成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示范片5个,园区互动型特色产业村8个,文化体验型综合体5个,示范带动邻近村建设。
乘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的东风,筠连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锁定“建成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能源新城,活力筠州”已绽放出新风采。筠连,这颗秦五尺道、古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正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