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磅规划来了!事关五大片区发展→
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市举行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厅、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省政府同意,《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川东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攀西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今年8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并印发。
《规划》围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探索编制而成,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首部“多规合一”的跨市(州)区域型专项规划,其促进各片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空间基础。
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等8市、68个县(市、区),是全省发展条件蕞好、人口分布蕞密集、产业集中度蕞高的区域,也是西部城镇和经济集聚度蕞高的区域之一。根据《规划》,将构建“五区两山、一轴三带”的区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五区”为主体夯实“天府粮仓”。“五区”指岷沱灌区、涪江平原、岷大平原、东部浅丘和绵遂深丘地区等五个农业主产小区。
以“两山”为基础守卫生态安全。“两山”指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小凉山和龙泉山。
以“一轴”为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一轴”指成渝城市发展主轴。
以“三带”为骨架推动全域一体。“三带”指成绵乐发展带、遂资发展带、龙泉山东侧发展带。
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泸州、内江、宜宾4个市,28个县(市、区),是四川省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根据《规划》,将构建“五片四区,两核三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五片”为主体的农业安全格局。“五片”指长江干流、沱江流域、岷江流域3个一级流域粮油主产片区,南广河-横江、长宁河-永宁河2个二级流域粮油主产片区。
以“四区”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四区”指荣威穹窿、佛宝、老君山、南部山地四大生态功能区。
以“两核三带”为重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两核三带”指宜宾-泸州组团与内江自贡同城化区域两个城镇发展极核,成渝主轴南线城镇带、达南内宜城镇带、沿长江城镇带三条城镇发展带。
川东北经济区包含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5个市,辖34个县(市、区),是四川省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根据《规划》,将构筑“四区一屏、双核三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四区”为主体夯实农业生产格局。“四区”指北部盆周山地生态农业区、中部深丘粮经综合农业区、南部浅丘粮蔬果种植农业区、川东平行岭谷粮经立体综合农业区。
以“一屏”为基础筑牢生态安全格局。“一屏”指米仓山-大巴山水源涵养生态屏障。
以“双核三带”为重点优化城镇化格局。“双核”指南充市、达州市组团;“三带”指嘉陵江城镇发展带、渠江城镇发展带、广巴达城镇发展带。
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2个市(州)、22个县(市、区),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天府第二粮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将构建“一区两屏、两带双核”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一区”为主体夯实农业安全格局。“一区”指安宁河流域粮油主产区。
以“两屏”为基础完善生态安全格局。“两屏”指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生态屏障区。
以“两带双核”为重点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两带”指安宁河流域综合发展带和金沙江综合发展带。“双核”指完善攀枝花市和西昌市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引领攀西经济区发展的双核引擎。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甘孜藏族自治州2州、31个县(市),资源富集,生态地位重要。根据《规划》,将稳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两屏七区”为主体筑牢生态屏障。“两屏”指岷山-横断山脉陆域生态走廊和羌塘-三江源陆域生态走廊。“七区”指长沙贡玛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沙鲁里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大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区、贡嘎山-大雪山冰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岷江-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红原-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川西横断山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七大生态安全重要战略区。
以“四带”为基础推进生态农牧业融合发展。“四带”指金沙江流域生态农牧业复合带、雅砻江流域生态农牧业复合带、大渡河流域生态农牧业复合带和岷江流域生态农牧业复合带四条生态农牧业复合带。
以“八片”为核心提升城镇空间质量。“八片”指马尔康及周边、甘孜及周边、理塘及周边、康定-泸定、汶川-理县-茂县、阿坝及周边、稻城-乡城、九寨沟-松潘八片城镇联动发展区。
1、成都平原经济区:统筹协调和联动发展
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构建以“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规划》提出,成都都市圈4市突出各地优势特色,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8市协调发展,《规划》以成都都市圈为先导,推动一批跨市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2、川南经济区: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引导城镇和产业空间高效集聚,重点打造宜宾-泸州组团与内江自贡同城化区域两个城镇发展极核。打造四向开放的新格局,4市将共同推动南向开放门户枢纽建设等措施,助推川南经济区加快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地处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川东北经济区,是我省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川东北经济区毗邻重庆,具有承接重庆产业的区位条件。川东北5市将共同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南充汽车产业园、达州和广安汽摩零配件制造等项目建设,以产业共链,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攀西经济区: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
攀西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将“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作为攀西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强调要协调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空间。同时,整体统筹相关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工与布局优化,推动攀枝花和凉山2市(州)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共同建设钒钛、稀土优势产业集群。
5、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统筹保护与发展
作为全省唯一的生态示范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全域31个县(市)均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基于此,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更符合高原生态地区实际的对策措施,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有限的建设空间重点用来改善民生、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全域旅游,《规划》全面梳理评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重点打造“大九寨”“大贡嘎”“大香格里拉”三大生态文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区,重点建设10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服务支撑网络。(文章转自四川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